- 2011-09-06
- 星期二 辛丑年农历八月初九
- 海口 雷阵雨 33℃/26℃
- 三亚 多云 32℃/27℃
本版图片由海南日报记者于伟慧摄
文\海南日报记者 于伟慧 特约记者 李玉峰
黎安港位于陵水黎族自治县县城东南部,北临香水湾,南接清水湾。相比于邻近的新村港,黎安港名气不大。然而,海南启动海洋主题公园建设,项目初步选址黎安港的消息日前公布后,黎安港顿时吸引了人们的目光。这一方水土,究竟有怎样的神奇?中秋前夕,海南日报记者走进黎安港,去探寻她的美丽,感受她的人文历史魅力,倾听她的故事……
从陵水县城出发,开车往东南方向行驶,穿过一条悠长的老街,再穿过一片稻田和椰林,约半个小时,就到了黎安镇。
黎安与新村毗邻,相比于新村的繁华,这里显得安静而纯朴。即使你把鼻子伸出车窗外,刻意地去闻一下,也嗅不到海的腥味。镇上没有一家像样的海鲜小店,只是街边偶尔晾晒的鱿鱼干,让你隐约感觉到这是一个滨海小镇。
穿过小镇继续行车,不到五分钟,就可到达黎安港。黎安港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泻湖,靠一段几十米宽的水道与大海相通,站在黎安港的出海口处,一边是波涛汹涌的大海,一边则是波平如镜的港湾。
黎安港与黎安人
上世纪90年代,联合国海洋专家曾到黎安港考察,并如此评价:这是世界上少见的天然浅水良港。
黎安港三面临海,海岸线长达6公里,紧邻南湾猴岛自然保护区。港口周边分布着黎安、黎丰、黎明、大墩、后岭、岭仔等6个村庄。6个村庄之中,黎安村最大,全村有23个姓氏,8000多人口。多数靠近港口的村庄半渔半农,港口之外有着椰林和稻田,港口内清澈的海面上零散分布着小渔船、养殖的网箱和浮标。
黎安镇文化站站长陈玉贵对当地民俗风情了解较深,他告诉海南日报记者,黎安村以前叫黎庵村。相传很早以前,这一带是黎族、苗族聚居地。明代以后,很多汉族人从福建、广东乘船到这里上岸定居。定居在这里的汉族人感恩于黎族、苗族同胞,便在这里修建了纪念黎婆祖的庙,取名黎庵。每年三月三,当地村民都要到黎庵祭拜黎婆祖。解放后,黎庵村改名为黎安村,村边的港口就称黎安港。
穿过黎安村,便是黎安港。9月15日上午,正逢海水退潮时间,港湾里的礁石都露出了头,礁石上小螃蟹爬来爬去。
湾里海水清澈,可以看到水里五颜六色的鱼游来游去。
港湾内有十几艘小渔船停泊,偶见从椰林里走出一两位头戴斗笠的渔家女子,在干净的海湾之上,椰林之边,形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。
泊船边上,几位渔民正在修整鱼排。一位中年汉子停下了手里的活,和我们闲聊了起来。
他叫黎阿福,家就在黎安港边上,从十几岁起,阿福就跟着父亲出海打鱼。阿福告诉我们,过去黎安人以打鱼为生。随着人口增多,鱼越打越少,黎安人把目光瞄准了海水养殖,办起了海菜基地、珍珠基地和鲍鱼基地。
前不久,阿福和村里人都听说了这里将建海洋公园,阿福说,这是一件大好事,这样外人都可以来看看美丽的黎安港了。
妈祖庙与老猫岭
沿着黎安港边上行走,虽然头顶烈日,但干净的海水、安静的港湾、斑驳的渔船、水中的小鱼小蟹,还有岸上的稻田、椰林与人家,这一切,看在眼里是那么惬意。
黎安港的东南侧是出海口,每天,涨潮时海水涌进海湾,退潮时又将湾内的海水换个干干净净。当地渔民骄傲地说,由于黎安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湾走向,无论什么时间来,黎安港都十分洁净。